专家:夜总会、呼叫中心的员工可能面临噪音性耳聋的风险

2024-10-24 16:11来源:本站编辑

 

Nightclub, call centre employees could be at risk of noise-induced deafness: Experts

新加坡:专家称,因噪音而完全失聪通常与处理重型机械的工人有关,但夜总会、健身房和呼叫中心的员工也可能有这种风险。

与此同时,新加坡人力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将噪音性耳聋列为新加坡最严重的职业病。

仅今年上半年就报告了约300起此类病例,占同期所有职业病的近三分之二。那些在制造业,尤其是金属加工行业工作的人,患这种疾病的风险最高。

临床听力学家Alicia Tay告诉中央通讯社,例如,呼叫中心的员工曾向听力实验室寻求帮助,她是该实验室零售部门的负责人。

“他们必须总是把耳机的音量调大,以便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对方的电话。所以他们确实有一些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的症状,”她说。

她补充说,虽然不太为人所知,但每天教授几次旋转(室内自行车的一种形式)等运动的教练也可能有听力问题的风险。

她说:“他们播放非常大声的音乐,教练必须对着麦克风大喊,这样人们才能听到。”

“这种噪音组合有时会超过100分贝,这有听力损失的风险,因为他们经常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

最大的安全听力水平是85分贝,持续8小时。Tay女士指出,当噪音变大时,被认为安全的暴露时间会“迅速缩短”。

需要注意的症状

Tay女士说,噪音也可能有累积效应。

“人们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他们在工作之外接触到的声音的数量,这肯定会计入接触到的时间。这也是他们在工作之外也需要意识到的。”

她说,一般人都会接触到耳机、音乐会和在路上骑摩托车发出的巨大声音。

Tan Tock Seng医院职业与环境健康与安全部门的负责人Joseph Lim博士说,交通噪音约为80分贝,而飞机起飞的噪音约为130分贝,这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日常的噪音。

他补充说,尽管员工的风险并非微不足道,但与传统重工业相比,风险要低得多。

林医生说,噪音性耳聋的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无法准确听到或分辨言语等症状。

他们还可能会出现耳鸣或耳鸣的症状,以及睡眠不足、易怒和情绪低落。

她说,这些眼镜可以在柜台买到,但从听力学家那里买一副合身的眼镜能更好地保护耳朵。

她补充说,工作中需要听嘈杂音乐的人,比如在音乐会场地和夜总会工作的员工,可以购买过滤音乐的耳塞,这样可以保护耳朵免受嘈杂声音的影响,同时又不会牺牲音乐的保真度。

她说,可以在手机上下载的声级计应用程序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暴露在多大的噪音中。

Tay女士说,一般来说,人们也可以考虑使用降噪耳机,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增加设备的音量来补偿他们的环境。

她给出的另一个建议是遵循60-60法则。

她补充说:“这表明,你不应该一次听超过手机最大音量60%的声音超过60分钟,你也应该定期休息。”

久久资讯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资讯

主菜单